高山旅游綜合癥及預防常識
你是否存在這樣的情況:高山綜合征老是治不好?什么高山綜合征治療方法都采用了,就是不見效果,高山綜合征病情還越來越嚴重。
近年來,西藏以其獨特的高原風光和風土人情吸引了大批旅游者,但高原氣候和平原不同。因此,具備高原旅游的有關知識是必不可少的。初上高原,首先遇到的是令人難以忍受的高原反應:頭昏、惡心、食欲減退、嘔吐、疲乏、腹脹和胸悶,嚴重時可因腦水腫而引起昏迷。
那么,高原反應是怎么一回事呢?一般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區(qū)稱為高原地區(qū),其特點是空氣稀薄,氣壓低,氧氣少,紫外線輻射強烈。一般生活在高原上的居民,并不會有高原反應;就是平原地區(qū)的居民,在高原上生活一段時間,這種反應也會逐漸消失,主要是因為人類具有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
首先是呼吸加深加快,大大增加每分鐘肺通氣量,從而使機體吸入更多的氧氣。平地居民每分鐘肺通氣量約為10升,登上海拔5000米的高原時增加到15升。這樣就能提高肺泡中的氧分壓和血氧飽和度。
其次,一個人的肺臟約有7億個肺泡,平時并不全部動用。登上高原后,隨著呼吸加深加快,大量原來閑置不用的肺泡都開放了,增加了氧氣交換面積,使進入血液的氧氣大大增加。
最后是增加紅細胞,*骨髓有如造船廠,脾臟就象儲存船只的倉庫。依靠兩者的努力,血液里的紅細胞就顯著增加。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休息時心率每分鐘增加15-20次,勞動時心率可達120-150次,超出正常一倍左右。這就是*對高原的適應過程。
約需要2-3個月才能逐漸過渡到穩(wěn)定適應。這種高原適應性因人而宜,體格健壯者適應能力強,體弱多病者適應就慢。一般說,初到高原24小時內反應并不明顯。
南美洲的玻利維亞高原,海拔4500米,那里有一個足球場,許多優(yōu)秀運動員都望而生畏。1994年世界杯足球賽,強勁的巴西隊就曾因不適應高原氣候敗于土生土長的玻利維亞隊腳下。1997年美洲杯決賽,兩隊再次在這里決戰(zhàn),巴西隊主教練根據(jù)*對高原氣候的適應過程,提出要么一下飛機就進行比賽,要么推遲兩個月比賽。結果是取前者,一下飛機即投入比賽,巴西隊體力未受大的影響,最終戰(zhàn)勝對手。
高山氣候也有禁忌癥。例如,高山可使鼻竇炎病人出現(xiàn)癥狀、甲狀腺功能亢進病人,到高山后往往會加重,因為紫外線可促進甲狀腺素的分泌、潰瘍病人在高山也可因紫外腺的過度照射而刺激胃酸分泌,特別是在氣壓劇烈變化時癥狀會加劇;晚期高血壓、心功能不全的心臟病人也不應去高原。
健康人去高原時,應多食碳水化合食物、多種維生素和易消化食物。高碳水化合食物可提供葡萄糖和增強肺泡彌散能力。不宜飲酒。有高原反應者睡眠時最好采取半臥位。在登高原前兩天和登后前三天可口服乙酰胺,可減輕反應。還可用一些鎮(zhèn)靜劑。此外,精神過度緊張、身體過度疲勞也會加重反應。高原氣候寒冷,氣候多變,應多帶衣物,注意保暖。
通過以上關于高山綜合征的介紹,對我們高山綜合征患者來說可以清楚了解高山旅游綜合癥及預防常識了 ,另外患者在發(fā)現(xiàn)自身患有高山綜合征的時候,應及時治療高山綜合征,并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